7月28日,由我校鄭裕國院士團隊完成的“生物法生產L-蛋氨酸關鍵技術及工業應用”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鑒定,鑒定會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在華東合成生物學產業技術研究院組織召開。
鑒定委員會由江南大學陳堅院士擔任主任,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于學軍理事長擔任副主任,浙江大學姚善涇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林雙君教授,天津科技大學謝希賢教授,華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吳暉副總裁,杭州九源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孫漢棟副總經理等擔任評審專家。會議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李永智處長主持。
專家組聽取了項目的工作報告、觀看了生產線視頻,認為項目選題好、工作實、水平高,建立了從細胞工廠構建、催化元件設計合成、發酵過程系統調控、目標產物高效分離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突破了生物法生產L-蛋氨酸的關鍵技術瓶頸,整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
L-蛋氨酸是人體和動物所必需的唯一含硫氨基酸,在醫藥、食品、飼料等行業應用廣泛,其產業步入市場黃金期,同時也帶來生產技術和成本等方面的挑戰。鄭裕國院士團隊十幾年來深耕L-蛋氨酸生物合成關鍵技術和工業應用,基于合成生物學關鍵技術構建了微生物細胞工廠,實現L-蛋氨酸前體物的高效合成,其中O-琥珀酰L-高絲氨酸產量和糖酸轉化率國內外最高;基于序列-結構-功能的構效關系,創制了具有高活性、高穩定性和高耐受性的巰基轉移酶,高效催化O-琥珀酰L-高絲氨酸實現L-蛋氨酸的生物合成;發明了基于環境因子驅動的發酵過程調控與生物合成強化技術,建成了國內首條3000噸/年生物法生產L-蛋氨酸生產線,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標準,與化學法相比,能耗和廢水排放大幅下降。通過進一步的產業化布局和規模化生成,加大產業化力度,有望取得可觀的經濟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