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13日,我校舉辦海峽兩岸綠色低碳環保技術學術交流會。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高翔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任洪強、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羅宏、臺灣大學名譽教授蔣本基教授出席。
臺灣大學、臺灣中山大學、臺灣宜蘭大學、臺灣昆山科技大學、臺灣成功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建筑大學、寧夏大學等高校,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總院、中國鐵工投資建設集團等企事業單位,臺灣相關行業的環保專家、學者、技術研發人員以及師生代表百余人參會。
高翔介紹了學校的辦學特色和辦學成果。他表示,在綠色低碳環保領域,兩岸面臨著共同的挑戰和機遇,也擁有廣闊的合作空間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希望本次交流會能為兩岸專家學者提供一個交流思想、分享經驗的平臺。期待浙江工業大學的師生們能夠積極參與其中,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和技術,共同推動綠色低碳環保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任洪強院士、蔣本基教授等19位專家學者分享了在碳中和、清潔能源、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前沿進展。
通過精彩的報告、案例分析,與會者就綠色低碳環保技術層面的重難點和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與交流。
會議期間,還召開了海峽兩岸“科學家+企業家”智慧低碳環保技術圓桌會議,就AI助力綠色低碳水處理技術、創新竹林固碳技術、新污染物監測、環境行為與健康風險等方向開展研討。會上,農工黨浙江省委員會人口資源與生態環境工作委員會聘任部分與會海峽兩岸專家為智庫技術專家,農工黨浙江省委員會專職副主委吳道濤頒發聘任證書。
本次交流會由我校主辦,農工黨浙江省委員會人口資源與生態環境工作委員會協辦,環境學院、能源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共同承辦,旨在搭建一個共享知識、共商策略、共促合作的平臺,開展持續的學術溝通和技術交流,推進海峽兩岸在環保領域的進一步合作。
高翔致辭
任洪強院士作報告
會場全景
合影